欢迎光临环境云官网!

环保立体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时间:2019-07-25 点击次数:2741


7月2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环保总监刘华太通报了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推进有关情况。发布会由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政策研究处处长王前程主持,督察办主任甘晓英、中央驻川部分新闻媒体和省级部分新闻媒体、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参加发布会。

 

 

  王前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通报会。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环保总监刘华太先生,为大家介绍我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通报会的还有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主任甘晓英女士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今天通报会的中央和地方媒体共16家。

  首先请刘华太总监为大家介绍我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的相关情况。

 

  刘华太:欢迎参加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通报会。长期以来,大家都十分关注、关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和包括媒体朋友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密不可分。在此,向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向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新闻通报会主要内容是通报我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推进有关情况。

  一、我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有关情况

  6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分为总则、组织机构和人员、对象和内容、程序和权限、纪律和责任、附则,共六章42条。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了督察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权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将为依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建设美丽中国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下一步,四川将严格执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拟将四川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仍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并参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模式,相应调整组成人员,在进一步加强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的同时,新增统筹推进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职能。

  二是组建督察人员库。建立由省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和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人员库,并择优选取推荐部分人员参加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今后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人员将在人员库中进行抽选。

  三是组织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五年一轮进行规划,分年度统筹安排和开展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采取例行督察、专项督察、派驻监察等方式开展工作,将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内容纳入督察范畴,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督察工作内涵,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我们将在督察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跟踪调度、抽查检查、挂牌督办、整改销号、行政约谈、区域限批、移送追责等督察及整改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按期保质完成,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推进情况

  中央环保督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省环保督察整改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用足用好调度通报、预警提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强力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积极进展。截至6月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总共89项整改任务已整改完成47项,其余正积极推进;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信访件涉及的9070个各类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8866个,整改完成率97.8%;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8924个问题中,已整改完成8626个,整改完成率96.7%;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1252个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1178个,整改完成率94.1%。

  (一)狠抓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编制5月9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反馈意见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彭清华书记立即做出批示,要求分管省领导牵头负责抓好整改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我们立即将反馈意见梳理为66项整改任务,其中,“回头看”整改任务清单共6大类46项任务,专项督察整改任务清单共4大类20项任务。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部门管行业”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督导单位和编制格式要求,并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整改方案。初步方案行成后,我们立即召开督察整改方案会审会,省直有关部门从行业主管的角度与市(州)进行了对接,在省级层面统一了标准和要求;两次征求市(州)、省直部门意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采纳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做到既统一要求、又实事求是。6月20日,《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由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待批准后正式实施,目前整改工作已在推进落实过程中。

  (二)狠抓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推进。一是调整分工。根据机构改革后省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调整情况,我们相应调整了《四川省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责任单位,做到整改责任“无缝衔接”,整改推进不断档、不放松。

  二是调度通报。按要求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移交信访问题实行季调度和季通报。

  三是预警提示。今年以来,针对部分尚未影响整改任务完成,但整改措施推进滞后,共制发督办函、预警函、提示函33份,督促有关责任主体加快整改推进。

  四是暗访抽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暗访,核查整改情况,督促整改落实,会同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对环境质量反弹的个别市州进行了跟踪督办,今年以来共现场核查问题点位389个。在暗访抽查的同时,我们还参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的模式,拍摄制作了四川省生态环境警示片,目前将相关问题已移交各市(州)进行整改。

  五是行政约谈。针对个别地方水环境质量下降的情况,对相关市人民政府进行了行政约谈。

  六是强化考核。根据2018年21个市(州)和39个省直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对2018年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已将考评结果通报全省,并对考评结果排名后3位的地方开展行政约谈。

  七是移送追责。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发现并移交的追责问责线索,一盯到底,追责问责228人。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推进滞后,影响全省任务完成的个别市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

 

  (三)狠抓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是周密安排部署。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尹力省长、王宁常务副省长、杨洪波副省长等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进行安排部署,尹力省长、杨洪波副省长赴成都、内江、广元等地进行现场调研指导。

  二是做好自查自纠。对国家移交的20个问题,逐一进行核实,查清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牵头组织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目前已排查出问题169个,实行台账管理和销号管理。

  三是编制整改方案。经反复征求市(州)和省直部门意见,我省整改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并报国家推长办备案,于4月22日印发实施。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单位、督导单位、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同时,我省整改方案保持开放性原则,今后发现的重点问题、典型问题将纳入整改任务清单,实施动态管理。

  四是加强调度通报。根据国家推长办的要求,我省对国家移交问题实行双月调度、对自查问题实行季度调度,并向省直有关部门通报整改工作推进情况。

  五是加快整改推进。省直有关部门已2次组织暗访组,对国家披露问题进行暗访督查,推进整改落实。截至6月底,国家移交的20个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6个;自查发现的169个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27个,其余正按整改方案有序推进。

  (四)狠抓整改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党政同责考核。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和结果导向,结合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制定市(州)及省直有关部门2019年度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任务及考评细则。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按月调度扣分事项并及时通报市(州)党委政府。

  二是出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管理办法》,明确了限批情形、限批流程、解除限批流程、延长限批流程、限批实施监管单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不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是出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线索移送工作流程》。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移交移送。

  四是初步拟定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基层减负八项措施,将印发执行。切实将中央和省委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减轻基层负担,注重工作实效。

  五是修订完善整改销号办法。简化销号工作流程,突出整改质效。

  (五)狠抓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结合我省实际,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切实压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推动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我们制定了《四川省2019年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方案》,已经报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同意。目前,省环保督察整改办正在组织开展前期摸底排查、制定督察规范等相关工作,待督察进驻准备就绪后,在今年9月和11月分两批开展专项督察。

  王前程:下面开始进行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四川工人日报:省环保督察整改办作为牵头部门,若整改任务推进不力、没有按期完成的,省环保督察整改办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督办和处理?

 

  甘晓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推进:一是全省通报。针对整改措施和整改任务逾期的情况,我们在每季度的通报中都将相关情况进行全省通报,指名点姓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是专函督办。针对整改措施逾期的情况,我们点对点制发督办函,督促有关市州党委政府或省直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整改。

  三是行政约谈。对整改任务逾期的,我们公开约谈市(州)政府有关负责同志。

  四是移送追责。对整改任务逾期导致全省整改任务无法完成的,我们将相关问题线索移送市(州)党委、政府,要求严肃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落实。

  五是大会检讨。对整改推进不力的,在每半年召开的整改工作推进会上,整改责任单位作检讨发言,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六是考核扣分。对整改任务逾期的,我们在年度党政同责考核时,将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进行扣分。

  总之,对整改推进不力的情况,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举措,推动整改落实,整改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评优、提拔重用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川日报记者:根据安排,今年9月和11月将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今年督察和以前省级环境保护督察有什么不同呢?

  刘华太:今年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列入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的专项督察,和2016年—2017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一定的差别。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督察形式有所变化。这次的督察在准备阶段主要以暗查暗访为主进行线索收集,进驻期间采取资料调阅、个别谈话、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督察。

  二是督察重点有所调整。这次督察主要是督察以往各类督察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检查各地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当然环境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其他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情况也是我们督察检查的一个重点。

  三是督察手段有所优化。这次督察,我们将第一次在省级环保督察中引入无人机、快速检测等科技手段,全程拍摄视频资料,制作督察视频,在反馈会上播放,直观反映存在问题。

  四是切实为基层减负。减少个别谈话和有关座谈会,初步意见反馈会在督察进驻期间召开,正式意见进行书面反馈,意见反馈后不再统一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只需制定整改任务清单,最大限度减轻对被督察对象日常工作的干扰。

 

  成都商报:整改工作长效机制方面有哪些亮点?

  刘华太: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巩固整改成效,我们探索建立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印发《四川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调度办法》,及时掌握整改进展情况,同时做好分析研判,找出现场核查问题线索。

  二是出台《四川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销号工作办法》,严把整改销号关,对外公开销号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切实落实为基层减负精神,修订完善整改销号办法,简化销号工作流程,突出整改质效,确保整改质量经得起检验。

  三是印发了《关于禁止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刀切”的通知》,对7个容易发生“一刀切”的重点领域进行安排部署,坚决杜绝整改“一刀切”。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结果导向,结合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制定市(州)及省直有关部门年度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任务及考评细则。加强日常监督考核,按月调度扣分事项并及时通报市(州)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五是出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管理办法》,明确了限批情形、限批流程、解除限批流程、延长限批流程、限批实施监管单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六是出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线索移送工作流程》。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移交移送。

  七是初步拟定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基层减负八项措施,将印发执行,切实将中央和省委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减轻基层负担,注重工作实效。

  八是参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的模式,拍摄制作四川省生态环境警示片,结合日常暗查工作,不定期更新制作警示片,倒逼整改责任压紧压实。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编辑:张伟

 

 

上一篇: 环保管家联盟筹备会举行

下一篇: 温江破题!四川首个环保管家联盟:志在四方